2022年6月11日是我國第十七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文物保護:時代共進 人民共享”。
2021年6月,《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要求檢察機關探索辦理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公益損害案件。廣東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意見》和省委《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積極穩妥推進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工作,為文物和文化保護事業奉獻法治力量。
截至目前,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案件265件,與行政機關磋商111次,發出訴前檢察建議69份,推動文物保護232處。此外,在非遺保護領域也辦理了一批具有成效的案件,為文化和自然遺產筑起保護屏障。
用心守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涼茶——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廣東人成長。
部分涼茶不法經營者通過在涼茶里添加西藥的方式,誤導和夸大涼茶的“治病特效”,不僅給消費者帶來健康隱患,擾亂涼茶行業的正常經營秩序,還侵犯了“老廣們”的本土情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造成影響。
在廣州市海珠區經營涼茶鋪的李某、盧某,在其售賣的涼茶中添加醋酸地塞米松、對乙酰氨基酚等禁止添加的化學成分,危害人體健康。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檢察院對該案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請兩被告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支付銷售價款十倍的懲罰性賠償金,并賠禮道歉,訴訟請求獲法院判決支持。
海珠區院與行政機關進行磋商
此外,江門市鶴山市人民檢察院、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檢察院、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檢察院、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檢察院等多地檢察機關也通過發揮公益訴訟職能,為涼茶“祛濕解毒”,加強對非遺的保護。
恩平燒餅——江門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源自明朝,曾登上《中國國家地理》,被作為祭祀用品,凝聚了恩平人對祖先的感恩緬懷之情。
今年清明節期間,江門恩平市人民檢察院對轄區燒餅售賣檔開展調查,發現在售燒餅存在食品安全風險,遂依法督促行政機關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守護恩平人清明節“行山望餅”的傳統民俗。
恩平市院在燒餅檔開展調查
助力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歷史憑證,對它進行保護是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涉僑文物——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載體,華人華僑的精神家園。
汕頭市是全國著名僑鄉。汕頭市兩級檢察機關通過調查,發現東里寨、西塘園、星華日報社舊址、蟻光炎故居等涉僑文物分別存在未依法劃定保護范圍、未做標志說明、未依法制定具體保護措施及公告施行、日常管理維護不到位等問題。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對汕頭市內12處省級、市級、未定級涉僑文物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協同行政機關共同維系好華僑同胞與故鄉的精神紐帶。
蟻光炎故居周邊環境整改前后對比
蟻光炎故居增加消防設施
革命文物——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1927年11月21日,我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在汕尾市海豐縣誕生。海豐縣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其中,紅四師師部舊址是徐向前元帥等革命先輩戰斗和生活過的地方,2012年被海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3月,汕尾市海豐縣人民檢察院發現紅四師師部舊址未采取“四有”保護措施(即未劃定保護范圍、未做保護標志說明、未建立記錄檔案、未設置專門管理機構),遂依法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督促整改。目前,相關問題已全部整改完畢。汕尾市檢察機關在個案辦理中通過挖掘文物保護中存在的根本性、源頭性問題,在革命文物等紅色資源保護領域切實發揮了公益訴訟檢察治理效能。
汕尾市檢察機關在紅四師師部舊址現場勘查
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名片、歷史名片。廣東檢察機關將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盡心盡力守護南粵文化和自然遺產。